2007年6月17日 星期日

(一) 緣起 :


讀師大美術系大二時,系上規定每位學生要有一台單眼相機,因為相機在當時屬高價泊來品,為了省錢,託合唱團僑生衛昇泉 (小胖)從香港購買,原中意olympus om1,但因單價稍高,故小胖幫我選擇了minolta 505 搭配原廠f1.4/50mm標準鏡頭,外加vivitar f3.5/135mm副廠鏡頭一顆,而小胖當時所用的相機就是nikkormat ft2。當年不論美術系的攝影創作、民俗考察記錄與合唱團的漂亮女團員,都是用這台505拍的,而我卻一直羨慕小胖手中的那台nikkormat ft2。因為個性靦腆,拍女團員時總比她們還緊張,所以少有好作品,倒是小胖個性爽朗、影技精湛,留下許多美好作品,這些幾乎是師大合唱團的歷史紀錄與我們青春的複寫,想必許多昔日俊男美女現在還把當時ft2拍的相片珍藏,不時拿出端詳回憶。那逝去的歲月與青春,轉眼間就在指縫間溜去,因於情感的悸動與老眼的昏花,總覺以前清晰的照片變得越來越糢糊。
 而現在對nikkormat ft2的期盼擁有,只是一種殘念,那種對逝去年華的欣羨與感傷。拜數位相機之流行與網路拍賣的普遍,現今輕易就能達到以前的夢想,前數日分別在Y拍上標到一台nikkormat ft2及f1.4/50mm鏡頭,兩者都不到兩千元,但卻感慨相機易得而昔日伊人難覓。閒話少說,現在就來談談文中的主角 nikkormat ft2

(附註:十一年前在苗栗見到小胖,他告訴我現因視力不佳,早捨手動改用自動對焦相機,不知他那台讓女孩如癡如狂的ft2還在否?)   2007 6/18




(二) 產生:

說到ft2就不得不講到NIKON大F,NIKON大F投產於1959年,是當時最頂級的相機,在十餘年的生產期中,外形及功能幾乎沒有大改變,NIKKORMAT FT在較晚期面世,NIKON之所以會創出NIKKORMAT這個副品牌,主要是要和NIKON的高階產品區隔,也就是更平民化,操作更簡單、價位更低廉。卻沒想到NIKKORMAT FT系列因附帶TTL測光表,性能與堅固性更強於大F,反而變成熱銷機種,成為NIKON的常青樹,總共出了四代即:FT、 FTN 、FT2、 FT3,甚至四十餘年後第一代的FT還有很多沒有退休,現今歐美日還有許多攝影師拿此高齡相機在創作,且對它讚譽有加,而且它幾乎不會故障,如果專要挑它缺點的話,就是重量太重,加上f1.4/50mm的標準鏡頭,足足有1090公克,好像手中拿著一塊磚塊,稱它為「相機中的坦克」一點也不為過。附帶一提:此機銷售日本國內的叫nikomat,銷售歐美的叫nikkormat,而mate的意思是「朋友」,即「尼康之友」,真是再貼切不過了。

(三) 特色:

NIKKORMAT FT2有四大特點不同於其它相機: (1)搭配NON AI鏡頭的特殊卡榫: 晚期AI、AIS或自動對焦鏡頭可以安裝,但要縮光圈測光,是因為它利用卡榫帶動光圈連動測光,每個鏡頭上皆有一暱稱(小耳朵)的接點,要從光圈5.6處與相機突桿結合安裝鏡頭,以此機械方式結合,真是既優美又堅固。 (2)速度撥盤在前端鏡頭基座,而非相機上方: 有點像雙眼葉片快門相機,和它相同的設計是OLYMPUS OM1,優點是左手可兼顧對焦及調整速度,而且可在觀景窗中顯示非常方便。 (3)測光表有兩種顯示: 除了觀景窗右端以指針顯示測光,相機頂端左側也有一小窗顯示,以方便腰平攝影時調整正確曝光。 (4)有反光板預升及景深預視設計: 反光板預升可減低相機振動,景深預覽可作為調整光圈參考,都是當年高階設計。

光圈連動卡榫(小耳朵)

光圈連動卡榫(小耳朵)

卡榫與速度轉環特寫

卡榫與速度轉環特寫

機頂測光表

機頂測光表

反光鏡預升開關

反光鏡預升開關

nikkor-s auto f1.4/50mm

nikkor-s auto f1.4/50mm

(四) 鏡頭:

這隻是f1.4/50mm non ai 標準鏡頭,金黃色鍍膜金光閃閃,拿在手中很有分量,連焦距轉環都是全金屬的,今日塑料鏡筒、膠合玻璃的變焦鏡頭,如何能望其項背。人說老鏡拍照顏色不夠鮮豔,不適合拍彩色,我倒覺得很多新鏡所拍之相片過於誇張,色彩俗豔,沒有老鏡沉穩耐看。nikon的鏡頭銳利而硬調,不似leica的油潤有層次,其實不需比較、產品各有特色。此鏡第一片玻璃有細微刮痕,賣方在網拍上詳細告知,以不到兩千元標得,拍出的照片看不出有任何影響。以下相片是此機此鏡所拍。//fujifilm superia 200 彩色負片,epson f3200掃瞄//

神界與人界

神界與人界
神與人的界線是否可跨越(三峽祖師廟)

三峽老街(自拍)

三峽老街(自拍)

保時捷

保時捷
不適合拍彩色嗎?